實價課稅有譜 營建、金融急殺

中時電子報作者: 記者潘臆涵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2011年12月20日 上午5:30

工商時報【記者潘臆涵╱台北報導】

繼立院三讀通過「不動產實價登錄制度」,上周六總統辯論「實價課稅」成為焦點,並衝擊昨(19)日營建股應聲重挫6.26%,連帶拖累金融股大跌逾4%,成為台股大跌151點的震央。包括大眾銀、日盛金、皇鼎、新建、中壽、綠意、京城銀等全數亮燈跌停作收。

統計自12月1日金融及營建本波高點下跌以來,包括中壽、華南金等融資張數不減反增,中壽融資餘額昨更持續攀高至10.72萬張,股價卻跌停,三大法人合計賣超逾1萬張。

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認為,朝野兩黨總統候選人的民調過於接近,投資人擔心選後變天,兩岸正在進行的金融利多將會暫停,則今年最有影響的兩個利多題材包括中國市場開放,及中國參股台灣金融機構都將成為一個大問號。

營建族群同時受內憂外患影響,全球都在積極打壓房價,總統選舉的不確定性讓股市及房價的信心低落,資產營建類股在買盤縮手的情況下,賣壓一出籠,股價更容易急跌。金融類股在打房下,房地產貸款呆帳也自然會提昇,間接受到波及。

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,目前房市成交量萎縮,在實際成交價的資料庫尚未有足夠比數建置下,實價課稅真正要實施,恐怕要需要五年以上,實價登錄對營建業股價的衝擊已在上周反應,昨日大跌只是短線心理影響。但近期房地產成交量低迷,推案大幅減少,對未來兩年的入帳將有重大影響,如銀行不能維持利率,則營建業後市堪憂。

台新投顧董事長吳火生表示,雖然實價登錄不等同於實價課稅,但實價課稅是必然也是正確的趨勢,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。金融類股雖多少會因房價修正,房屋貸款金額減少影響,但主要關鍵還是要看歐債後續的發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尚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