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算5大成本 聰明購屋不透支

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,好不容易存到300萬,開始動念想買房子,心想「自備款3成,所以我應該可以買1000萬的房子吧!」等到順利買屋簽約後,才發現原來除了房屋的價金之外,還有好多當初沒有預期到要付的成本。房仲李小姐就坦言,許多首購族對於購屋成本沒有概念,往往弄到最後,連裝潢買傢具的錢都沒有,「我有客戶買了房子後,等搬進去三四個月後才有錢買床。」究竟買屋有哪些支出項目?如何精打細算?專家建議購屋族一定要精算5大成本。

 

購屋學問大, 除了總價, 還要計算其他支出

成本1:房屋購買價金

買屋過程中,要付出最大的費用,就是房屋的購買價金了。一般來說,房貸規劃有所謂的「三三五原則」:準備3成自備款,每月房貸支出不超過家庭總收入1/3,房屋總價不超過家庭年收入的5倍。如果購買的房子總價,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,付房貸將十分吃力,也一定會影響到未來的生活品質,因此事前就要做好詳細的理財規劃,才能輕鬆購屋。

 

規劃房貸, 一定要嚴守三三五原則


成本2:仲介服務費用

房屋交易金額龐大,過程複雜繁瑣,首購族若非房產專業,大多會透過房仲業者尋找合適的房,並處理買房事宜,因此會產生仲介服務費用。買房的仲介服務費,多介於1%~2%之間,直營體系的房仲,多半不會有議價空間,且服務費以成交價為基準。也就是說,當買主購買了1000萬的房子,就要額外付出10~20萬的仲介服務費。

 


出價前, 別忘了先問問房仲的服務費喔! 圖片提供 永慶房屋

 

成本3:相關稅賦規費

房屋的買賣交易過程中,相關的稅賦規費不少,如契稅、房屋稅、地價稅、印花稅、以及地政規費等,這是一般首購族最容易忽略的費用,卻往往省不了。例如,契稅就是契價的6%,契價的計算,以房屋目前的造價殘值為公定契紙上的契價。房屋稅為房屋現值扣除免稅現值後的1.2%,這部份會由買賣雙方以訂約日為準按比例分攤。地價稅則是公告地價總額的0.2%,也同樣是由買賣雙方以訂約日為準按比例分攤。另外,印花稅為房屋契價加上公告地價總額的0.1%。若委由代書代辨登記,除了服務費外,還有過戶、抵押、塗銷設定費等費用,多在2萬至2萬5000元之間。


成本4:搬家費用

不論是首購或換屋,多少會從原本的住所帶一些東西到新家,不管是衣服、書籍還是家電,只要出動搬家公司,都會產生一筆開銷。搬家費用主要取決於搬家物品的數量、住家的樓層高低、新舊家的行車距離,費用從數千起跳到3萬元不等。

 

在搬家費用方面,事先要瞭解搬家公司計價方式,是否有包含車資與工資,另外像有些特殊物品,如鋼琴及大型魚缸等,往往會另外加價,一開始都要詢問清楚。想要節省搬家費用,除了自己搬家外,也可上網尋找折扣優惠方案,但建議還是要找合法優良的搬家公司,不要為了省小錢而造成後續的糾紛。若採取以車計價的方式,收納打包時盡量減少裝載空間,也能省一筆費用。

 

找搬家公司一定要貨比三家才不會吃虧

 

成本5:裝修及購置傢俱費用

不管是預售屋、新成屋還是中古屋,買房子之前,都必須預留一筆預算,提供裝潢新居及添購家具。如果購買的是中古屋,首先要預留防水防漏、壁癌處理及水電管線更換等基礎工程費用,而浴室與廚房通常因使用年限已久,也需打掉重做。視原屋況的不同,裝潢費每坪大約1到6萬不等,若要做格局變更、木工做多一點或風格裝潢等級較高,又要再多準備一點銀彈。想要節省裝潢傢具的費用,如果購買預售屋,可以跟代銷人員要求贈送家電或傢具等,如果是買中古屋,屋裡狀況好的傢具家電,也能請求屋主留下來,畢竟購買房子已花掉大半積蓄,其他支出能省則省,將可省下可觀的費用。



裝潢費是房價之外最大的一筆支出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尚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